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小燕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庆祝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4月29日开展了传承安源志、唱响安源红、夯实安源梦、弘扬安源风、凝聚安源力学习党史的集体活动。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重温了入党誓词,听取了党史专家黄仂作的专题授课,区委常委讲述了“安源之最”,并由邬思海、黄卫东同志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文件精神。
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不熄灭。一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英勇奋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有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开创安源精神的优秀安源人同样如此,一直以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生生不息,感染、激励着每一代安源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安源区始终不忘红色基因,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不断开拓安源发展新境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安源精神深刻体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历史定力,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传承发扬安源精神,是每一个安源人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安源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结合党史再回顾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学习党史,就要永葆赤子之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语重心长。
在开展此次学习教育,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举措。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在学习党史的同时重点学习安源工人运动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将中国共产党党史里革命先烈的精神特别是安源精神结合到具体的人大工作中十分重要,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认真学习《监督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和人大制度,深刻领会制度自信的内涵,增强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采用平时学法、集中讲座、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对人大业务和对口部门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履职的能力。做到每次开展专题监督活动,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情况的准备、语言文字的准备等几个方面。三是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要从交办—承办—反馈等环节建立完善的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办理制度和操作程序,以保证监督实效的执行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