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时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像对亲人一样,经常到群众中去,尤其要多到困难群众中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萍乡市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易燕萍在给区镇两级人大干部上党课时,语重心长道出的一句话。
正是秉持着履职为民的理念,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安源区人大常委会顺应广大群众期盼,把扮靓“安源之城”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全区城乡环境大改善。
“代表的建言很接地气”
环境保护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安源区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开展“千名人大代表环保行”主题活动。今年4月至5月,组织人大代表成立暗访组,深入到 11个镇街委、15个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针对全区环境保护现状,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就暗访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督办会,区政府分管领导和1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暗访组成员直抒己见,区政府一一作答。
“目前我区生活垃圾清扫清运实行外包,群众生活环境有很大的改观。但根据群众反映,部分垃圾存放点存在清运不及时现象,特别是炎热天气,导致蚊虫滋生,影响周边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外包公司垃圾清扫清运的监管,确保城市干净整洁。”彭霓代表第一个提出建议。
“我们发现有的地方污水处理率还是很低、效果不是很好。政府要加快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对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工程要正常运转,环保部门要加大运行监管力度。”肖红艳代表直言不讳。
“常住河边的居民对水环境的感受最真实,要多听他们的意见,不断完善河长制考核评价体系。”彭章林代表建议。
“加强对企事业单位排污、餐饮油烟排放、道路扬尘等的专项整治不能停,要抓紧抓实,进一步改善优化我区大气环境。”钟显峰和刘为化两位代表联合给出建议。
……
“代表们的建议既有专业素养又接地气,对我们更好地巩固安源环境保护成果、建设蓝天碧水白云很有启发,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采纳大家的建议。”区政府分管领导在通报情况时说。
“代表接待日真的管用”
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有哪些期许,群众最有发言权。为推动政府把老旧小区升级改造这一民生实事办好做实,安源区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组织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纷纷进驻到各镇街委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主题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和建议。
“小区电网、水电管道破旧,电缆线在头顶上来回晃悠,跟‘荡秋千’似的。”老旧小区设施落后成为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糟心事。
“现在生活都好起来了,不是没条件搬走,可我和老伴住这已经几十年了,对小区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实在是舍不得。希望小区的环境问题能得到改善。”在八一街基建村住了30多年的吴作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们刚搬进来的时候身强力壮,现在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像我家住5楼,不用说手里拎东西,就是空手上下楼都累得气喘吁吁,希望我们小区能赶快安装电梯。”家住后埠街金典城的吴强热切期盼改善居住条件。
……
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和建议,安源区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一一记录,认真梳理,并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典型问题,及时组织实地视察,切实掌握实际情况,形成建议清单提交政府。
根据建议清单,安源区政府加大了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今年,预计总投资约4.7亿元,改造户数19766户,改造面积177.2万平方米,改造栋数790栋。
“代表接待日真管用,我们反映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我们小区现在环境可好了!”看着曾经破败不堪的水泥路被沥青路替代,外墙粉刷一新,老旧的落水管、楼道灯、路灯全部更换,健身器材、花草树木应有尽有,家住凤凰街花园社区电信小区的居民们笑容满面。
“满意度测评最能奏效”
“现在对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现在宣布测评结果,关于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实发25张,收回25张。其中,满意票25张,基本满意票0张,不满意票0张,弃权票0张。测评结果为满意。”
这是7月30日召开的安源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上,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开展的第二次满意度测评。
去年10月,安源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同年11月份,在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当时测评结果中有1票不满意、3票基本满意。针对审议情况和测评结果,区人大常委会向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落实沿街单位门前市容环卫责任制;继续挖掘道路沿线停车资源,解决好停车难问题;合理铺放垃圾箱等设施,提升垃圾转运能力等14条审议意见,并明确下次常委会上再次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满意度测评最能奏效,它不仅传导了压力,更强化了责任。”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颜志丹感慨地说。
满意度测评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全区新建城市服务驿站4个,公厕11座,打造示范特色巷5条,对井冈山大道、萍安北大道等11个路段开展了人行道改造,对安源新区内的130余个窨井盖进行了修复,建设了7处流动摊贩集中疏散区,建设分类垃圾亭21个,对世纪广场进行了维修改造,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萍乡市安源区人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