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镇街委人大>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人大: 村里有个人大代表“播音员”

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人大: 村里有个人大代表“播音员”

发布时间:2021-11-10      浏览次数:968

“长潭村的各位村民,大家早上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红色革命故事……”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长潭村的村级小广播又开播了,村党总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陶礼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王牌“播音员”。

陶礼鹏到任之初,就发现成立了多年的长潭村村级广播站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随即完善设施设备,采取一网连接的方式,在长潭村11个组和安置小区、长潭老街等人口多的地方,共安装了14个扩音器,实现一只话筒全覆盖,并给广播站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潭之声”。几年来,广播站一直担负着为长潭村村民传递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文艺娱乐等信息的作用,365天全年无休,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而作为广播站播音员的陶礼鹏也成了村民称赞的党史教育宣传员、和美民风传播员、兼职农耕辅导员。

党史教育宣传员

“我是一名老党员,身体不行,村里每次召开党员大会,都没有办法参加。但是,我们的广播会讲党史,有时还会播红色革命故事。我们这种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跟不上时代了,电脑手机也不会用,我就喜欢每天在家等着听听广播。听到最艰苦的革命历史,我都难以平静。”说到这里,长潭村的老党员文承雪满脸都是党员的自豪感。

在“长潭之声”广播站的墙壁上,张贴着每月广播的计划表。利用村民吃饭、休闲散步等零散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渗入式”党史教育,包括定期宣讲中国百年历史、红色革命故事、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等等,与集中组织的党史教育互通有无。同时,还会把优秀党员事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也会即时在广播里全面播报,打造了全方位、广覆盖的党史教育阵地。

和美民风传播员

“村民们,吃完晚饭了没?村部门口广场今天晚上7:00有节目表演,大家快来看呀!”广播播出没一会,村部小广场就聚满了老老少少,大家都笑嘻嘻地等着观看“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普进乡村文艺演出。

“请大家认真负责地把各家各户的环境卫生搞好,房前屋后、周边环境都要爱护好,养成好习惯,垃圾要定点投放。当前,正值风干物燥的季节,要杜绝焚烧田埂、草埂,管好生产、生活用火……”这些话语更是“长潭之声”广播的常态,有时一天要重播好几次。在建设更高质量文明城市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文明用餐等内容,成了“长潭之声”最频繁的播报点。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小广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温馨提醒到禁止事项,村民们在小广播的无形监督下,变得更加自觉了。

兼职农耕辅导员

长潭村土质肥沃,有种植蔬菜的历史传统和优势,是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镇”。在“长潭之声”广播内容上,除了向村民积极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外,还定期开展重要节气农时播报,宣讲农业耕种知识,普及实用技术。

举办农业知识讲座,前期准备工作太久,也很难迁就老百姓的空闲时间,而且听一次也很难取得太大的效果。长潭村将以上问题想办法化解在小广播平台里,把农耕辅导列入播报月计划,就农作物的种植,从种子的选取、播种时间、种植气候温度、收获时间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都在小广播里做具体讲解。

提起陶礼鹏,村民们都称赞说:“我们的书记是‘80后’,有思想、办法多,聪明肯干、好学上进,是个好干部。”村民们还说,“陶书记的语言朴实、易懂,接地气,我们听着大喇叭,还不耽误下地干活儿,又方便又实用,已经从‘不关心、不想学’变成了‘愿意听、等着听’。”

当谈到作为新当任的区、镇人大代表时,陶礼鹏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作为基层代表我会广泛收集选民的意见,听取百姓心声,为百姓代言。(供稿: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人大张林平、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