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是五陂镇区、镇人大代表、长潭村党总支书记陶礼鹏的座右铭,一直鼓励并激励着他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
如今,走进长潭村,干净敞亮的柏油路、青草幽幽的河两岸,增收致富的合作社、变废为宝的仓储库……都见证着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的长潭快速发展。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陶礼鹏代表的努力和付出。
找“仓”建“库”,助力乡村振兴
在陶礼鹏的带领下,长潭村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找寻良好产业机遇,带动长潭村经济发展,让长潭村从之前零收入且欠账500余万元的窘境变身为现在年收入50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方考察调研,陶礼鹏结合长潭村的优势,以“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创办了萍乡常兴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高效蔬菜产业,发展养殖业,安排了30名脱贫户就业,年销售收入达15余万元。2021年,他通过盘活村级闲置资源,将长潭村辖管的中环路桥底打造成仓储综合服务性场地,投放了2间村办冷库,1个4千平米的停车场,年经营收入达30万元。
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代表担当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白+黑”“5+2”是陶礼鹏的工作日常,办公室里早就备齐了被子、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疫情狙击战打响以来,他一天都没有休息,始终带领长潭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奋战在一线,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当村里的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后,又想着还有许多抗疫一线单位因疫情的发生,日常食用蔬菜成了大难题。作为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种植基地,他号召村民们将自家蔬菜收集起来进行捐赠,一呼百应,村民们纷纷开始捐赠自家蔬菜,就这样你一筐我一筐,长潭村每天都有上千斤的蔬菜送往市、区医院和被隔离小区等防疫一线地方,时刻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肉”身“铁”志、心系百姓安危
作为人大代表,在村工作中,他用心融合人心,用力为民办事,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深入走访群众,关心辖区内居民的生活,记录群众的需求及意见建议,为群众服务。陶礼鹏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经常晚上加班加点上户看望老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脱贫户等等,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018年7月,萍乡市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长潭村整体被淹,在得知安置小区仍有100多名村民被洪水困于家中,陶礼鹏在头一天整夜未休的状态下,第一时间找来竹筏,带领村干部、志愿者跳入水中推着竹筏转移受困群众,避免了伤亡情况出现。灾后更是以每日近2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投身于恢复工作当中,连续10多天风里来雨里去,成了长潭村民口中的“铁书记”、选民心中的“好代表”。
强“基”惠“文”,促进家乡蝶变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陶礼鹏更加注重自身的提高,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知识,并积极报名参加上级人大有关会议和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作为一名“80后”青年干部,他充分发挥踏实肯干、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跑项争资,引进各类项目50余项、相应资金200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目前,长潭村道路90%已经完成“白改黑”,户户通水泥硬化率达100%,新建及维修村民休闲广场5个,全村主干道路太阳能路灯亮化。同时,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他先后在长潭村组织开展了农民运动会、建党100周年晚会等各类文艺活动,通过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村上下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正是这份热忱与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不忘初心执着追梦、牢记使命倾情为民的风采与担当。(供稿: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人大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