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安源区东大街人大工委坚持强化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有效运行,使联络站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聚焦经济发展,联络站更有高度
	
“要充分认识电商产业对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培育、鼓励和引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商人才队伍。”“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整合电商资源,发挥集约效应,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要发挥人大平台作用,积极为发展壮大电子商务建言献策,协调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及时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助力电子商务企业健康发展。”今年年初,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组织站内代表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和企业发展集中视察活动,参加视察的代表纷纷思考建言,最终汇聚成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和信心。
	近年来,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充分发挥代表自身行业、职业、资源等优势,全力助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盘活国有闲置资产、促进电子商务及数字经济、提升就业服务等主题,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会谈等形式走访企业、工厂、商场30余家,详细了解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诉求,积极出谋划策,提出高质量建议12条,均被街道党委、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单位采纳。
	
	聚焦民生小事,联络站更有温度
	
“谢谢人大代表,现在菜市场干净整洁,难闻的味道没有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来,东大街小桥社区便民疏导区及菜市场的变化,受到附近居民连连夸赞。过去疏导区周边的道路管理一直是大家的“心头病”:许多流动摊贩见缝插针、沿街摆摊,门店商户也搭起棚子出店经营,规划配套上的“先天不足”致使菜市场周边停车难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在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中接到居民反映,随即组织站内代表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并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了疏导区及菜市场的改造建议。在代表的推动下,疏导区及菜市场环境焕然一新,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越来越舒心、越来越幸福。
	民生无小事。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认真履行“服务、组织、协调、凝聚”等职能,组建了由人大代表牵头,社区共同参与的便民志愿服务队,积极帮助居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微小困难。如,组织代表走访调研安源区福利院、特殊儿童之家,给特殊儿童带去了心爱的玩具,送上了代表们的一份温暖;开展了“环保萍乡行”“社区物业行”,促进群众居住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聚焦基层治理,联络站更有深度
	
“我反映过小区停车问题,现在终于解决了,还打造了智慧停车棚!”家住东大街老旧小区一楼的居民张华山欣喜不已,“以前这里是私人搭建的菜园子,电动车都停在楼下充电,楼间距被挤压得只剩一点点。现在好了,困扰我们多年的下水道堵塞、路面坑洼积水等‘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要给人大代表点一个大大的赞……”智慧停车棚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小区“颜值”,也拉近了人大代表与小区居民之间的距离。背后,体现的是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在汇聚社情民意、破解小区微治理方面发挥的大作用。
	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积极探索“人大代表+”的基层治理工作模式,依托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把人大代表编入网格员,全街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格格见人大代表”,引导人大代表积极融入网格中履职,在履职中主动向群众亮明身份、收集街情民意,结合矛盾纠纷调解、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督促相关部门解决一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切实当好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宣传者”“参与者”和“监督者”。
	
	聚焦民意收集,联络站更有热度
	
“以前,我们不太清楚自己辖区内的人大代表都有谁,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有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代表就在我们身边,尤其是现在还有了数字人大二维码,有什么事情,手机扫一扫就有人大代表帮我们反映,这可真是太好了。”日前,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组织人大代表在各社区开展民情民意收集活动,并推广江西数字人大二维码,吸引不少居民前来扫码。
“我们之所以在活动中推出江西数字人大二维码,就是为了让更多居民知道这个平台,并通过手机下载APP,不用来联络站就可以找到代表,找到24小时畅通的线上民意反馈渠道。只要居民在数字人大平台给哪位代表反馈了民意,这位代表就得为居民负责,做到全程督办。”东大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站长表示,若居民通过手机APP向人大代表反映民情民意,届时民意会统一反馈到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由工作人员逐一梳理交办,整个过程都会指定代表督办,办理好了以后会让居民来评价是否满意,形成民情民意处理闭环,切实做到有事找代表,“码”上来实现。截至目前,已通过手机APP,收集民情民意17条,正在转交办理中。(安源区东大街人大黎韶华、尹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