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之际,安源大地,一派丰收景象。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人大代表“大调研”活动开启“加速”模式。9月15日,安源镇10余名人大代表聚集在安源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聚焦“重点工业项目质效行”主题积极建言献策,镇政府、工办、商务办等相关负责人也参加座谈,现场对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一一给予回应。这是安源镇人大代表开展一线蹲点调研后联合多部门共商全镇工业发展大计的一个热烈场面。
调查研究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能的基本功,如何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调研成果质量,是安源镇人大着力探索和破解的一大课题。今年以来,安源镇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不断解锁开展调查研究的“密码”。
“一线工作法”真落实
“做好调查研究,要在求实、求细、求深、求新上下功夫,灵活创新调研方式,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蹲点调研、座谈访谈、专家咨询等形式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杜绝‘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我们要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努力做到察实情、求真解、建真言。”安源镇人大对辖区人大代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硬性要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献策权。安源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方针政策在一线宣传,凝聚共识在一线拓展,社情民意信息在一线反映,调研视察在一线深入,在调查研究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推民生实事落细落实。
7月份,20余名人大代表围绕“环保萍乡行”和“物业社区行”开展了专题调研。代表们一行先后来到安源镇1500吨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十里村、石板村、竹塘社区安源新村物业管理公司等地,认真勘察现场,听取汇报,详细了解工作开展情况。随后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物业管理领域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步入百姓家中,带着真情实感融入群众,真心实意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子”、打开“话匣子”、敞开“心窝子”、聊天“对路子”,通过全覆盖、全领域、无死角的调研“问计于民”。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镇政府相关部门,并提出了改进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截至9月下旬,辖区代表共深入一线开展监督议题调研10次,入户走访300多人(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60多条,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10份,提出工作建议50多条,积极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沉下身去真调研
在安源镇的工厂企业、田间地头,都有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人大代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8月份,安源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镇长刘天娇率先垂范,先后带领部分人大代表集中深入5个村和5家重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调研组紧紧围绕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课题开展蹲点调研,真正做到摸透情况、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加大对土地的整理和规划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保企业的用地需求得到满足。”面对调研组的问卷调查,江西艾特传质科技有限公负责人满怀期待地说着自己对企业发展的想法。8月13日至15日,代表们围绕全镇营商环境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入企走访,详细了解群众、企业意愿,倾听群众、企业呼声。3个调研组入户入企问卷调查80户,与基层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群众座谈交流100多人(次)。
围绕“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组深入村组调研。每到一个村组,调研组都要召开座谈会,听取“面”上的情况,深挖“点”上的问题,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形成分组专题调研报告,全面收集第一手资料,力求既了解普遍情况,又解剖典型事例。
“蹲点调研比常规调研更有成效,能从不同角度听到群众意见,希望以后少搞大规模调研,多搞小分队调研。”参加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蹲点调研的人大代表李扬深有感触地说。
研究解决真问题
提高人大代表“研值”和“言值”,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如何把握好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触及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是安源镇人大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成效的“落脚点”。“大调研”活动结束后,安源镇人大通过召开座谈会、专家协商会等形式,对调研工作情况进行多层级全方位把脉问诊,共谋调查研究背后的“睿智良策”,以便形成代表建议,提交镇、区两级人代会。
“村民对搞活村级产业很是期盼,建议立足安源镇实际,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培育红色产业、聚焦特色种养殖、兴办产业实体等多元驱动发展模式来提振各村经济。”“要整合资源,扶持有社会责任感的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人大代表温泉等纷纷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建议。“下一步,要做强精深加工,打造优势特色品牌,推进主导产业增量提质,切实带动农民增收。”“我们将根据企业设置的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务工农民劳动技能促增收。”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现场作出回应。
在今年年中召开的镇人代会议上,人大代表根据调研情况,向大会提交高质量建议23条,均得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到有效办理中。(安源区安源镇人大黎韶华、廖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