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代表风采>李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诺言

李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诺言

发布时间:2024-07-30      浏览次数:4114

李强,萍乡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北京雍文(萍乡)律师事务所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志愿服务专家。

作为法律行业的人大代表,他躬体力行,践诺“守信如金,为业载道”,用一言一行证明“公理之下,正义不朽”的法律精神,时刻不忘自己的代表身份,努力当好人民的代言人。

铭记身份,彰显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律师,他以其敏锐的法律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客户的信赖。然而,他明白,他不仅仅是一名律师,更是一名人大代表,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份更深层次的社会责任感。这份责任感源自他对法律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坚定信念,更源自他对代表身份的内心确认。

当得知自己被选为市人大代表时,他的内心既激动又平静。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决心要将这份信任转化为行动,为人民发声,为正义奋斗。面对着庄严的国徽,他心中默念:“我将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忠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深度调研,收集民声民意

他深知,要真正代表人民,就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他深入社区,走访企业,开始了自己的调研之旅,与市民面对面交流。在学校,他听到了学生家长关于接送小孩时间冲突、学校门口停车难的抱怨;在医院,他了解到患者埋怨医院挂号制度的不合理;在装修公司,他听到工人因为室内阳台推拉门设置不合理,经常造成拆卸等资源浪费问题的感叹。

每一次调研,他都认真记录,每一次交流,他都用心聆听。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种问题和建议,这些都是他履职路上宝贵的财富。

撰写建议,助力解决问题

带着调研的成果,他着手撰写建议。先后提出《关于解决公职人员上下班时间接送小孩问题的建议》《关于推行医院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建议》《关于解决年底“立案难”的建议》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然而,建议的提出并非一帆风顺,在代表建议回复过程中,他遭遇了不同意见的碰撞。有人认为他的建议过于理想化,难以操作,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面对质疑和挑战,他没有退缩。他耐心解释,用事实和数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建议。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反复地修改,他的建议终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参与立法,服务发展大局

他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参与立法、修法活动 50 余次、参与执法检查 3 次。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他聚焦公众人身财产安全,深度参与雷电灾害防御立法,为解决萍乡市在雷电防御灾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他多次与相关部门座谈、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针对雷电防御灾害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活动,在《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的制定过程中,他曾多次参与该《条例》立法听证会,共同参与探索开启跨省生态保护的新模式,为推动萍水河(渌水)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他聚焦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参与《萍乡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草案)的审议工作,参与《萍乡市山口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立法调研、讨论。

在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进程中,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切实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在律所设立立法联系征询会、立法咨询专家等制度,加强良性互动,搭建好立法机关与基层的桥梁,全方面拓展履职渠道。

现身公益,彰显代表担当

他为萍乡市人民医院逆行武汉的5名医护工作者捐款,为萍乡学院家庭困难学生捐款,为湘东留守儿童捐物,多年来累计捐款达5万余元。疫情期间,他率先垂范,及时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担任萍乡市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执行团长,带领团队成员,六十多天全天候为有法律需求的企业答疑解惑,组织汇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热点法律问题——“你问我答”》《萍乡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文件汇总》等材料,为企业抗疫建言献策。

他通过深入学校、企业、社区,采用授课的方式进行普法宣法,累计授课100余次,惠及几千余人。他先后撰写《借用他人名义购房是否靠谱?》《车辆被水浸泡保险公司是否该赔?》《小区广告位权益归谁所有?》等多篇实用性强的法律文章,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普法宣传,累计阅读量超十几万次。几年的履职生涯,让他对人大代表这一角色有了更深地理解。

在一次人大代表的交流会上,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既要有敢于直言的勇气,也要有善于倾听的耐心。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人大代表要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施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