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官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镇街委人大>安源区人大: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护网”

安源区人大: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3595

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安源区深入实施,近期,安源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探访、查阅台账、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检验法律实施成效,精准解决重点问题施治,以法治力量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实地检查:深入一线,聚焦细节

“如何保障个性化救助的落实?师资配置能否满足特殊教育需求?”一走进安源红“星星之家”特殊教育服务站,看到孤独症儿童正在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检查组组长陈水香便关切地询问起特殊教育工作。

“针对7-14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儿童,我们聘请专业社工或康复训练老师陪伴上课,为他们提供补充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应性、抗压性、发展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14周岁及以上孤独症、脑瘫等残障青少年,我们开展康复训练,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开设糕点、手工、洗车等就业技能培训课程。”中心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说。

“我们始终聚焦大龄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持续实施安源红‘星星之家’公益项目,做好‘政府+慈善’双轮驱动,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不断增强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努力构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学校+家庭’的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区民政局负责人接着说道。检查组成员谢志龙表示,安源红“星星之家”项目既助力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又能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彰显了安源区日益浓厚的公益氛围。

随后,检查组走访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萍乡市阳光学校,查阅心理咨询台账,观摩沙盘治疗演示与法治教育课堂,了解晨曦关爱工作站在矫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每到一站,检查组成员都边听边记,收集记录问题,全面摸清实情。

座谈研讨:凝聚智慧,共商对策

“全区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部分行业、区域监管存在差距”……座谈会上,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等15个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指出了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区检察院将依托‘晨曦云平台’‘晨曦工作室’和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从观护帮教、综合治理、法治宣传‘点线面’三维度发力。”“区法院将持续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为中小学生讲授预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课程。”“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专项整治未成年人纹身、娱乐场所违规接待等突出问题,源头上加强涉未成年人领域治理。”各部门围绕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审议报告:剖析问题,精准建议

检查组对全区《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予以肯定,同时聚焦法律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系统梳理出网络欺凌频发、家庭监护功能存在欠缺等4类11项共性问题,形成含12条意见和建议的执法检查报告。

检查组要求,要构建协同责任体系,明确检察、教育等部门职责,完善强制报告等制度,压实家庭、学校、社会责任。织密服务保障网络,完善心理健康服务链条,深化“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机制,帮扶困境儿童,打击侵害行为。突出整治风险领域,严查新业态场所违规行为,清理校园周边“三无产品”,建立网络欺凌防治机制。

未成年人保护是民生大事,必须动真格、见真章,用法治力量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此次执法检查不仅是法律监督的“放大镜”,更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助推器”。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持续跟踪监督以完善机制、补齐短板,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每一条款都化作温暖阳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刘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