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萍乡市安源区东大街贴心驿站前人潮涌动,由东大街人大工委精心策划的“公益市集”在此盛大开市。春日暖阳下,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化身“服务员”,将普法宣传、就业指导等民生“礼包”送到群众身边,让基层治理的温度在细节中悄然传递。
法治摊位前的“解忧课堂”
“遇到物业纠纷该怎么维权?”“邻里纠纷走司法程序需要哪些材料?”在法治宣传区,代表们手持《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手册,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依法维权途径,针对居民关心的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等问题,逐一提供专业法律建议。代表们现场为一位老年居民分析房产继承问题,从证据收集到诉讼流程娓娓道来:“您放心,我们后续可以帮您联系法律援助中心,全程协助办理。”
一旁的社会治安治理宣传角,代表们现场演示反电诈APP使用方法,不少居民拿出手机跟着操作。“这种面对面的普法太实用了,比看手机视频记得牢!”刚学会识别诈骗套路的王阿姨连连点赞。
就业服务中的“精准对接”
在就业指导专区,人大代表们提前对接企业,整理出涵盖20余家单位的100余个岗位信息,从技术工种到服务行业一应俱全。代表们手持求职者登记表,详细询问年龄、技能、就业意向,为每个人“私人定制”职业规划。“我以前在深圳电子厂上班,现在想回家乡找工作。”新就业群体代表小张刚坐下,代表们便快速匹配出3家本地企业:“这家企业正在招技术工,薪资待遇和社保政策都很规范”。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代表们特别设置“职业能力提升咨询”,提供电子商务师、育婴师等免费技能培训报名通道。活动当天,共有32名求职者登记意向,11人达成初步就业协议,小小摊位成为连接“求职者”与“用工方”的桥梁。
屋场贴心会上的“治理共谋”
驿站内的“屋场贴心会”气氛热烈,社区民警、网格员与人大代表围坐一圈,倾听居民对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希望加强背街小巷的夜间照明”“建议在老旧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桩”……居民们敞开心扉,代表们认真记录,现场收集各类诉求18条,能当场协调解决的6条已交办相关部门。“这种‘零距离’的沟通,让我们更清楚群众的急难愁盼。”东大街人大工委主任罗荣表示,将建立“诉求收集——分类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
据悉,此次“公益市集”共设置9大服务板块,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00余份。下一步将把“公益市集”打造成常态化服务品牌,每月固定开放,根据季节特点和民生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让人大代表的履职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每个角落。
当暮色降临,市集渐渐散去,但代表们忙碌的身影早已印刻在群众心中。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民生之约,既是人大代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的生动诠释,更是基层民主在安源大地的温暖实践——从法治护航到就业助力,从健康守护到治理共谋,每一个服务细节都在勾勒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亮丽图景。
(安源区东大街人大工委刘思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