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源区横龙街道,一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监督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横龙街人大代表们化身“民生侦察兵”,以百姓“需求清单”为坐标系,以代表“监督利器”为画笔,围绕民生项目,绘制出一幅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
电动车智能充电棚解“飞线”之困
“以前充电要从家里拉‘飞线’,下雨天提心吊胆,现在车棚就建在楼下,手机一扫就能充,安全又方便!”红星社区居民张女士说。走进横龙街各小区,一排排崭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格外醒目。
这些车棚的建成,凝聚着横龙街人大代表们的汗水与智慧。去年以来,人大代表通过“大调研”活动收集到37条“飞线充电”隐患诉求,随即启动“调研-协商-督导”全链条监督,通过“一小区一方案”精准施策,推动建成44处智慧充电棚,新增567个充电位,让“空中蜘蛛网”成为历史名词。
暑期托管班托起“朝阳”希望
“以前孩子放假只能‘宅’在家,现在托管班不仅辅导作业,还教他们传统文化,孩子开心,我们家长也放心!”里善村学生家长张明丽感慨道。
这个由横龙街人大代表全程督导的民生项目,解决了200余个双职工家庭、新业态家庭的“看护难”问题。人大代表们定期走进托管班课堂,详细查看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安全防护等各项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通过代表们的推动,托管班引入了专业社工机构,开设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幸福食堂飘出“幸福味”
中午时分,横龙街幸福食堂香味扑鼻。粉蒸肉、蒸鸡蛋、芹菜炒香干……荤素搭配的营养餐让老人们食指大动。“这里饭菜软烂可口,价格还实惠,工作人员像家人一样贴心!”73岁的周宝平老人边吃边竖起大拇指。据了解,这是横龙街人大积极争取民生项目成果之一,旨在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幸福食堂的运营,凝聚着人大代表们对“银发群体”的深情牵挂。从选址、装修到运营管理,人大代表们全程参与监督,代表们通过“三进三访”(进社区问需求,访商户定方案,进后厨督质量)行动,收集到居民关于老年食堂选址、菜品质量、环境卫生、菜价等建议10余条,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真正服务于老年人的需求,努力让“银发族”吃出幸福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横龙街人大工委主任黄辉表示,“下一步,街道人大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监督‘利剑’护航民生‘温度’,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民主实践更具‘质感’”。
(横龙街人大工委邓琪供稿)